
昨天有个粉丝问我,自己是应届毕业生,打了一星期电话,还是用的某迹软件,感觉效果很差,没有效率,问怎么办,我想请问各位,我们每天被推销电话骚扰的还少么,我一天接到50来个电话其中一半以上是各种推销,如果是机器人,我都是毫不犹豫一秒也不会多听立刻挂掉,你怎么会天真的的以为你的客户会听机器人叨叨几句从而跟你下单?
兄弟们,我被起诉了,看法院传票哈,今天这个事呢真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,因为太有代表性了,去年呢我们一个业务员接了直客一票货,发埃及冻柜,那么货一到港以后啊,发现收货人不能完成清关,因为退运费用也很高,所以很快呢收货人和发货人都表达了弃货的意愿,弃货其实没有问题,走流程就是了,该承担的费用你得承担着,但当时发货人极不配合,他认为自己无责,不协商,不出面,不承担任何费用,好吧那这个事就一直拖下来了,前段时间上家代理来跟我们说,货在目的港已经被拍卖了,拍卖所得弥补了部分目的港费用,但是仍然有差不多6W多块钱需要发
为什么海运费明明报得很低了,客人还是反应隔壁比你便宜好几百USD. 这很可能就是SOC,狭义来说是货主的自备箱,而事实上并不会有那么多的Shipper拥有自己的箱子,绝大多数的箱子还是掌控在那些箱东手上。无论是货代和船东都只是帮助箱东运到目的地,然后箱东会进行后续的销售。
经常有人过来问我,老师我想换行业做货代合适不合适,这个问题我经常是一分为二去看的,如果你是35岁以上,我一般是劝你慎重,换行业是有风险的,如果你那么多年的主业都没有做好。那凭什么认为你在一个陌生的领域赚到钱呢?当你状态不好的时候,首先不是换行业,而是去学习去思考。学习别人十几年的经验,学习别人踩过的坑,然后结合自身的优势,我不能说你这样能够百分百的成功,但是起码会少走很多弯路
每年各种展会是络绎不绝,我们货代销售呢,也是一直勤劳的在各大展会摸索探寻,诚希望能在展会中找到自己的客户,作为一个逛了无数展会的老销售,分享几个展会经验心得,大家赞同的记得点赞关注。
最近海运费一涨再涨,真是让人苦不堪言,很多小伙伴都捶胸顿足,大骂船公司奸商,毫无诚信可言,担心得罪客户,丢失订单,更有甚者自己亏着老本,赔钱给客人运输。我呢最近遇到一个这样的案例,一个做PVC的客户,加了好友3年了每次都是问印度,期间报了大概几十次吧,从没成交过,直到前端时间呢,那瓦小柜市场3000多刀时候,我手上有个特价仓位1500左右,给他报了,但是仓位很少,因为他货也比较重嘛,都是28吨左右的,第一次哈接到她的托书,说定定看,其实我本人也是怀疑的,因为这个时侯市场一航次一涨价,重货根本很难又仓位的更
一个专业的货代怎么能不懂得冻柜呢,有很多小伙伴认识我们荣航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宣传的冷冻柜服务,比如长荣中远OOCL,YML的冻柜,那其实很多货代朋友对冻柜都是一知半解,今天跟大家捋一捋冻柜的那些小常识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最近货代市场乱象瓶发,随着海关对查验的重视,不合规的操作越来越无处遁形,特别是集货模式下的双清包税风险日益增加,南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暴雷事件发生,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压价越来越低,甚至低于成本报价,不得不采用瞒报漏报高价低报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等多种操作,一旦被查,后果严重,另外集货模式本身就货权不清晰,风险极大,就目前而言,最好的办法就是清晰货权,单票单清,提醒大家切莫因小失大,悔之晚矣。
细节决定成败,你的操作,代表着你是否专业,代表着你会给客户带来方便还是带来麻烦,代表着你是否给客户一种安全感。已经合作代表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,如果你能通过操作第一次合作,给客户留下极其专业的印象,何愁客人不给你持续订单?好了你们的服务过程中有哪些亮点让客人对你大加赞赏呢,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冷代干集装箱,也称为NOR,是一种特殊的冷藏集装箱。它的主要特点是,将原本用于装载需要冷藏货物的冻柜40RH当作装载普通货物的40GP来用。简单来说呢就是冻柜不插电。